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共青團新聞

秦宜智:為網絡時代注入青春力量 為青年發展插上互聯網翅膀

2016年10月18日08:48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為網絡時代注入青春力量 為青年發展插上互聯網翅膀

“青年是上網用網的主力軍”,“青年是網絡生態的塑造者”,“當代青年是‘網生代’,伴隨著互聯網而成長,也深刻影響和塑造著網絡社會”……

10月17日,以“踐行發展新理念、共建網絡新生態”為主題的第十六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在貴陽舉行,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秦宜智在開幕式上的演講中,用“主力軍”“塑造者”“網生代”生動地闡釋了青年與網絡的關系。

秦宜智表示,互聯網代表著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新的社會活動方式,是一項全新的事業,不斷催生新的理念和實踐,也時刻呼喚著創新的理論、創新的實踐。青年與網絡有著天然的聯系。當代青年幾乎百分之百上網,青年網民佔網民總數的八成,青年獲取信息資訊的九成來自網絡,青年人佔網絡從業人員的八成。網絡與青年如何良性互動,是一個時代大課題,需要我們一起來思考、共同去解答,為網絡時代注入更加充沛的青春力量,為青年成長發展插上更加有力的互聯網翅膀。

秦宜智特別指出,在共青團網絡輿論工作中,廣大青年的自覺和擔當,身上展現出的正能量和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的熱愛和責任感、使命感,讓我們越來越有理由相信,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網絡空間一定會天朗氣清!

“有什麼樣的青年,就有什麼樣的互聯網”,“怎麼對待互聯網,就是怎麼對待青年”,“誰贏得了互聯網,誰就能贏得青年、贏得未來”……秦宜智表示,共青團正努力帶領團員青年在清朗網絡空間、淨化網絡生態中發揮先鋒作用,更加自覺主動地樹立互聯網思維、運用互聯網手段來直接聯系青年、服務青年、融入青年。

秦宜智指出,在人人擁有“麥克風”、享有話語權的互聯網上,網絡媒體是設置網絡輿論議題、引導網絡輿論走向的核心力量,對網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著重要影響。影響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公眾的期許也就越高,理應在踐行發展新理念、共建網絡新生態中先行一步、走在前列。

秦宜智期望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中有共青團的組織和工作,通過加強團建增進青年員工的責任感和創新精神,提升企業的內在凝聚力和潛在生產力,探索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企業發展之路。他對網絡媒體更好地激勵青年、服務青年提出幾點希望:崇德向善、遵紀守法﹔以人為本、開拓進取﹔開放創新、共享共贏﹔清朗網絡、青年先行。

秦宜智表示,共青團期待在未來的工作中,與網絡媒體齊心協力、同舟共濟,為建設網絡強國匯聚青春力量。真誠歡迎各家網絡媒體對共青團工作多提寶貴的批評意見。

以下是講話全文:

在第十六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上的主旨講話

(2016年10月17日上午)

秦宜智

尊敬的敏爾書記、賢良副主任,

各位網絡媒體同仁,來賓們、朋友們:

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很高興和大家相聚在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的貴陽,以“踐行發展新理念、共建網絡新生態”為主題,舉辦第十六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共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互聯網的重要指示,共同探討中國網絡媒體創新發展。首先,我代表共青團中央,向本屆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各位嘉賓和朋友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貴陽省網信辦、貴陽市委,為論壇的召開花費的心血、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

大家知道,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互聯網,提出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目標和一系列體現互聯網時代特點、把握互聯網發展規律而富有洞見的重要思想,涵蓋互聯網經濟、互聯網技術、互聯網輿論、互聯網治理、互聯網安全、互聯網國際合作等各個領域。幾天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進一步對建設網絡強國做出全方位部署,強調要加快推進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加快數字經濟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加快提高網絡管理水平、加快用網絡信息技術推進社會治理。

在互聯網領域的思想和實踐中,總書記特別重視建設網絡良好生態,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總書記深刻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我們應當看到,在人人擁有“麥克風”、享有話語權的互聯網上,在座各家網絡媒體是設置網絡輿論議題、引導網絡輿論走向的核心力量,對網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著重要影響。影響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公眾的期許也就越高。相信通過這次論壇交流,大家將進一步看清自己的責任和擔當,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在踐行發展新理念、共建網絡新生態中先行一步、走在前列。

互聯網代表著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新的社會活動方式,是一項全新的事業,不斷催生新的理念和實踐,也時刻呼喚著創新的理論、創新的實踐。青年與互聯網有著天然的緣分,與互聯網各領域的發展實踐有著高度的融合。當代青年幾乎百分之百上網,青年網民佔網民總數的八成,青年獲取信息資訊的九成來自網絡,青年人佔網絡從業人員的八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互聯網主要是年輕人的事業。網絡發展離不開青年這支生力軍,青年的健康成長也離不開網絡這一精神家園。網絡與青年如何良性互動,是一個時代大課題,需要我們一起來思考、共同去解答,為網絡時代注入更加充沛的青春力量,為青年成長發展插上更加有力的互聯網翅膀。

在這裡,結合對習近平總書記互聯網思想的學習理解,基於近年來共青團網絡工作的實踐,圍繞青年與網絡這一主題,和大家分享交流三點認識。

第一,青年是上網用網的主力軍,有什麼樣的青年,就有什麼樣的互聯網,共青團正在努力帶領團員青年在清朗網絡空間、淨化網絡生態中發揮先鋒作用

當代青年是“網生代”,伴隨著互聯網而成長,也深刻影響和塑造著互聯網社會。他們樂於創新,網絡新產品新工具一經推出,最早的用戶往往都是青年﹔他們樂於創業,許多新的網絡商業模式、網絡創業故事,背后都是青年人的奮斗﹔他們樂於參與,豐富多彩的網絡活動、各種各樣的社會組織往往是青年在網上首先倡議、設計、組織的﹔他們樂於奉獻,網絡微公益的組織者、參與者中很多都是充滿愛心的青年人﹔他們樂於表達,不少優秀的網絡文化作品源於青年的奇思妙想。可以說,互聯網思維與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青年的思想特點、行為偏好,網絡空間帶有十分鮮明的青春印記。

如同人類隻有一個地球,我們也共同生活在同一片網絡空間,需要人人擔責,精心呵護網絡生態。如果網上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罵、恐怖、色情、暴力,最終消解的將是整個社會的主流輿論和主流價值,最終受損的將是所有網民,和我國網信事業的健康發展。青年是網絡生態的塑造者。近年來,共青團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網絡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正在致力於推進共青團網絡輿論引導產品化戰略。

我們堅持內容為王,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核心主題,深入實施“青年好聲音”系列網絡文化行動,一邊探索、一邊實踐,組織發起了“我為核心價值觀代言”“我和國旗合個影”等主題活動,創造推出了《話說黨史》《天安門快閃》《This is China》《青年網絡公開課》等一批深受青年網民喜愛的網絡產品,為網絡空間增添了青春正能量。

我們倡議發起青年網絡文明志願者行動,不斷傳遞“青年怎樣、網絡空間便會怎樣”的責任意識,積極引導廣大青年爭做向上向善好青年、文明守法好網民,在網上弘揚主旋律、發出好聲音,勇於同網上的歪風邪氣作斗爭,為清朗網絡空間發聲助威。

我們積極建設共青團新媒體陣地,成立了共青團網絡新媒體協調指揮中心,著力打造有思想、有態度的共青團“雙微”矩陣。目前,共青團組織和干部認証微博7.2萬個,其中共青團中央微博粉絲突破400萬,發起的“清明祭英烈”“南海是中國的”“警惕顏色革命”等話題多次登上微博熱門話題榜,今年以來已有十余個話題網絡點擊量超過1億。各級團組織微信公眾號2.1萬個,發布內容閱讀量經常“10萬+”,在微信政務榜單前50名中,共青團微信佔8席。共青團“雙微”矩陣正在成為全國政務新媒體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共青團網絡輿論工作中,始終讓我們感動的,是廣大青年的自覺和擔當。他們身上展現出的正能量,他們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的熱愛和責任感、使命感,讓我們越來越有理由相信,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網絡空間一定會天朗氣清!

第二,網絡是當代青年須臾不離的成長環境,怎麼對待互聯網,就是怎麼對待青年,共青團正在樹立互聯網思維、運用互聯網手段來直接聯系青年、服務青年、融入青年

從國內首條64K國際專線,到百兆光纖的普及應用﹔從最初的撥號上網,到無處不在的wifi信號﹔從簡單的上網用網,到實施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大數據戰略……接入國際互聯網20多年來,我國網信事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與父輩相比,今天的中國青年接觸網絡年齡更小、應用網絡領域更廣、依賴網絡程度更深、對網絡技術新趨勢新變化的感知更為敏銳。可以說,網絡之於當代青年,不再是簡單的技術或工具,而是一種須臾不離的生活方式、生存環境,已經深度融入到青年成長發展的全過程。

誰贏得了互聯網,誰就能贏得青年、贏得未來。互聯網思維,與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與共青團密切聯系青年、竭誠服務青年的優良傳統,深度契合,相得益彰。黨的群眾工作的時代性特征,集中體現在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在共青團工作實踐中,我們一直倡導,積極適應互聯網發展趨勢,更加自覺主動地樹立互聯網思維、運用互聯網手段來直接聯系青年、服務青年、融入青年,創新團的工作理念、思路、方式和團的組織設置、運行機制。正在推進的共青團改革,建設“網上共青團”也是其中一項最為緊迫的戰略任務。

我們正在打造“青年之聲”網絡互動社交平台,依托這一平台,傾聽青年呼聲、回應青年訴求、維護青年權益、服務青年成長,努力探索線上線下一體運行、“跨界”“眾籌”整合資源的服務青年新模式。目前,“青年之聲”已建成中央、省、市、縣四級終端5700多個,平台注冊用戶700多萬人,累計訪問量62億人次,共答復辦理青年各類問題327萬個。

我們正在推進“智慧團建”,著力構建網上共青團的組織體系,朝著“全團有網站、各級團委有門戶、每個團員有戶口、每個支部有陣地、每個干部有窗口、各項活動有舞台”的“六有”目標,實現“共青團+互聯網”的組織轉型。

我們正在創新網上工作方式,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每名團干部直接聯系100名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