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組織人事頻道平台首頁

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全真沖刺模擬卷

2012年12月10日09:43    

適用於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

注意事項

1.本題本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考試時限為15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4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10分鐘。滿分100分。

2.監考人員宣布考試開始時,你才可以開始答題。

3.請在題本、答題卡指定位置填寫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証號。

4.所有題目一律使用現代漢語作答在答題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監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立即停止作答,將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翻過來留在桌上,待監考人員確認數量無誤、允許離開后,方可離開。

嚴禁折疊答題卡!

給定資料

1.公職人員是指依法履行公共職務的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的黨務機關、各人民團體以及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公職人員也就是通常說的“干部”即“黨的事業的骨干,人民的公仆”。公職人員的范圍不僅包括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還包括政府序列以外履行公職,同時又佔有編制,財政上負擔其工資福利的人員。顯然,公職人員的范圍要大於國家公務員。

干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干。黨要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關鍵是各級領導干部要自覺地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本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深刻了解和科學分析本國國情,正確地認識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從而為黨制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提供客觀依據。干部是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組織保証。毛澤東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干部是完成黨的各項工作任務的領導者和組織者。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任務。這就需要成千上萬懂政治、精業務、會管理的領導骨干來保証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發展。干部是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猶如魚和水的關系。黨通過干部向人民群眾宣傳、解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使之為人民群眾所理解和接受,並變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從而實現對人民群眾的領導作用。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這是由我們黨的性質決定的。黨是工人階級先鋒隊,是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黨的這種性質決定了干部必須是人民的勤務員,必須是人民的公仆﹔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也是由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決定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這要求廣大干部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都應該是人民的公仆。

職業精神是與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精神。公職人員職業精神是公職人員思想作風、政治素質、道德情操、工作態度、精神風貌的綜合反映,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公職人員隊伍一貫的嚴格要求。它既是對長期以來廣大公職人員崇高精神和優秀品德的新概括,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公職人員的新要求﹔既繼承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又吸收了當代政治文明成果﹔既是公職人員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又是在工作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准則。

在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紀,公務員作為公職人員的主體,其職業道德和精神將極為深刻地影響經濟調整、市場監督、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政府職能的開展。公務員是治國理政的主體,是公共權力的行使者。公務員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政府的管理水平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成效。由此,必須結合胡錦濤總書記“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和“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求真務實、開拓創新、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公務員職業精神,大力加強公務員職業精神的培育和建設﹔溫家寶總理也曾就中央國家機關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推進政風建設、改善政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這也充分體現了我國政府對公務員職業精神建設的高度重視。

2.“對於這次所犯的錯誤,我願意接受組織上的任何處分!”日前,某縣4名在上班期間玩游戲的公務員通過當地的電視台,向全縣人民做了深刻檢討。公務員上班不務正業,而是打游戲和炒股,這樣的例子不時見諸媒體,這表明,這種現象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其病根就是一些地方公務員“一杯水,一張報,一坐一聊一大天”,整日無所事事。試想一下,公務員如果無事可做,或者可做的事情很少,當然就要“無事生非”。這也暴露了一些政府部門的通病:強調自己崗位和工作的重要,利用各種理由要編制,設崗位,或者為了保留待遇和地位,極力把一些臨時機構或議事機構改為常設機構,結果卻沒有什麼事情可做。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顧也力建議,“公務員最好放半年的假”。為表明自己不是發牢騷,顧委員表示,“我真的是認真的”。改革開放以來,行政管理領域的改革,一直沒有跳出“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怪圈。時下,“三分之一干,三分之一看,三分之一亂搗蛋”依然在許多地方盛行不衰。顧委員說公務員“放半年的假”,言外之意是不要讓那麼多公務員上班,用不著那麼多人“磨洋工”。

與其說公務員是在工作中忙裡偷閑娛樂,還不如說是在娛樂中“閑裡偷忙”去工作。於是,娛樂成了公務員的“主業”,而工作則成了他們的“副業”。試想,如果公務員配置真正能夠做到“一個蘿卜一個坑”,都能夠在上班時間“為人民服務”,他們又哪有閑暇玩呢?要求這4名公務員就上班時間玩游戲,上電視檢討這樣的處罰是必須的,但如果不在精簡機構上動腦筋,即使公務員上班時間不娛樂了,但誰又能保証他們的心思全部用在工作上呢?

3.從“裸聊門”到“艷照門”,從“調情門”到“開房門”……2011年6月以來,論壇、微博等網絡載體連續曝光基層官員“性丑聞”事件,引發輿論嘩然。官員天生就是貌賽潘安的“多情種子”?非也。情婦們之所以“投懷送抱”,看中的是官員手中的權力。可以說,“八小時之內”的權力才是赤裸裸的催情春藥。正因“八小時之內”的權力可以為所欲為,“八小時之外”的那些非分要求與奢侈消費,才能輕易得到滿足。從某種意義上講,官員“八小時之外”私生活糜爛只是“標”,而“八小時之內”的濫權才是“本”,僅從強化“八小時之外”監督發力,顯然有舍本逐末之嫌。要管住官員“八小時之外”,最根本一條就是官員權力應受到有效制衡:誰也不能一錘定音,誰也難以一手遮天。

公務員不務正業,尤其是上班時間不務正業,分為幾種情況:有些人是不想干事,隻想混日子,反正飯碗是“鐵”的,旱澇保收,這部分人應該說是對“公仆”角色理解有誤﹔有些人是礙於能力原因,干不好公務員這份工作,比如說那些對專業技術要求比較高的職位,要求公務員本身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但某些公務員“佔其位”,卻不能“謀其職”﹔還有一些人是因為沒有制度的約束,不認真干事,根本不把服務群眾當回事。在這背后,凸顯的是沒有一個退出機制對其公職行為進行制約。據人事部統計,公務員年辭退率僅約0.05%,這在全國近500萬公務員中實在是微不足道的。缺乏正常的退出機制,使得辭職、辭退、開除等本應是常態的退出行為,現在卻變成一種極少使用的特殊行為。

4.進入20世紀以來,隨著“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興起,英國的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的合作逐步加強,政府部門參與國家公共管理的競爭力大大增強,公務員職業精神進入了新境界。這場運動以1979年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上台為標志。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英國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發起反對浪費和低效益的運動,以企業精神重塑政府,使政府成為“以績效為中心”的組織﹔1982年英國政府推出旨在提高行政績效和強化管理責任的“財政管理創新”活動﹔1987年推行了“下一步行動計劃”﹔1991年推出“公民憲章”和“市場檢驗”活動﹔1994年,又提出一項名為“新的行政機關”白皮書計劃。英國政府還創造了一種以人為本的環境,撒切爾政府時期,政府曾概括性地提出“公眾是顧客,政府為顧客服務”的原則,這是對以前存在的公務員高高在上理念的糾正。進入梅杰政府時期,又提出了“顧客中心論”的觀念,要求政府不要墨守成規,要不斷改進服務方法,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1991年出版的《公民憲章》明確要求,政府各部門應該了解人們期望的服務和政府各部門能夠做到的服務,不能歧視任何特殊人群,無論其種族、性別、信仰、職業、語言有何不同,也無論是孤寡老人還是殘疾人,政府都應向他們提供相應水准的服務。顯然,這一觀點標志著英國行政主客體關系的重新構筑,是對傳統的官僚體制觀念的巨大更新。

20世紀70年代,美國政府的一系列不道德行為,如“水門事件”、“伊朗門事件”等,給公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