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江蘇蘇州吳江區盛澤鎮組織干部下沉一線找問題

“問題帶回去研究”,后來推進了嗎?(干部狀態新觀察·走進一線探作風)

本報記者 王偉健

2025年08月19日08: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江蘇蘇州吳江區盛澤鎮干部(右一)到該鎮鏡湖社區居民家中了解情況。
  王民達攝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壩裡村,照家灣巷的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挖掘機揮舞鐵臂,拆除老舊路面﹔各種運輸車輛來回穿梭,揚起陣陣塵土。“以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出行很不方便。現在,這條坑坑窪窪的路總算要變樣了。”家住附近的村民錢向榮說。

  這條路,同樣讓盛澤鎮便民服務中心審批二科科長戚芳蓉印象深刻。

  蘇州市今年推出“換位跑一次”活動:讓機關黨員干部走出辦公室、深入群眾,體驗檢視本單位業務辦理流程、服務質量。盛澤鎮組織干部到一線開展調研,不搞“打卡式”調研,而是蹲點找問題。

  作為平時村企矛盾較多的村,盛澤鎮派了便民服務中心、綜合執法辦、社會治理辦3個部門的10余名干部來到壩裡村調研。戚芳蓉和鎮干部王迅、劉躍等一起到村調研。

  “我們村的矛盾,從一條不到兩公裡的內部路就能看出來。”壩裡村黨委書記計忠華挺無奈,“這條路周邊聚集著大大小小十幾家企業,常年有大貨車進進出出,把路壓得坑窪不平,老百姓意見大。”

  路壞了不修,難道沒錢?計忠華說:“我們村每年有500多萬元的收入,修路的錢也拿得出,但路是大貨車壓壞的,錢全由村裡出,村民們不同意。”

  找企業商量,是什麼情況?計忠華介紹:“村干部上門找企業談了很多次,沒說不出錢,但是拿不出一個大家都認可的方案來。”

  戚芳蓉等人沿著這條路走了好幾遍,可第一次到村民家調查情況時就碰了釘子。“你們就喜歡做表面功夫,弄不來錢有啥用,這路要能修好,還能等到今天?”這名村民言語間帶著“火藥味”。

  再來到一家紡織企業,企業負責人郭永福說:“我們這就十幾名員工,這幾年效益也不好,你們還是去旁邊那幾家大點的企業看看吧。”

  走訪完,戚芳蓉與計忠華一合計,把企業經營者召集起來,在村委會的會議室裡進行協商。“修路的錢應由大企業來出。”“村裡一年進賬那麼多,應該村裡修。”“我們只是承租方,要出錢找房東去。”企業經營者七嘴八舌,第一次協商會沒達成共識。

  干部下沉找到了問題,但無法馬上解決,隻好把問題帶回去研究。還能不能有后續?村民和企業經營者心裡都沒底,計忠華也不抱太大希望。

  回去后,下沉干部們把相關情況跟鎮領導進行了說明,辦法還是要研究。戚芳蓉就埋頭在辦公桌前整理材料,打開了密密麻麻的記錄本,對協商會上企業經營者的一條條發言內容進行梳理。戚芳蓉說:“問題在於大家互相不信任,而不是沒錢。我們初步計劃按企業佔地面積大小來分攤建設經費。”干部們開始系統梳理修路計劃:錢怎麼管、路怎麼修、后續管護誰負責。

  沒過多久,下沉干部們又回到了村裡,把企業經營者組織起來協商了好幾次。這一回,戚芳蓉等人圍繞修路的細節,一條條、一件件地跟企業經營者溝通。

  戚芳蓉后來了解到,郭永福為人很好,村民們遇到困難,他總是慷慨解囊。戚芳蓉說:“企業經營者和村裡有嫌隙,郭永福說不准可以做個橋梁。”郭永福通過幾次協商會,看了村裡的修路計劃,態度也有了轉變。郭永福當場承諾出錢,還答應跟著下沉干部一起去走訪,做其他企業經營者的工作。

  很快,100多萬元的“眾籌款”就打到了指定賬戶上,村裡第一時間就開始進行招標,道路整改項目很快開工。

  調查研究是解決問題的開始,最終落實往往涉及各方。700多名下沉干部來自盛澤鎮各個部門單位,面對復雜的問題,如何避免各部門出現敷衍、推諉的情況?

  盛澤鎮黨委委員、黨建工作辦公室主任周蕾說:“盛澤鎮給各職能部門列出了責任事項清單,並通過數字化賦能,實現了‘線上提報—自動派單—限時辦結’的全流程跟蹤。”

  “我有個很棘手的事情,能處理不?”下沉到鏡湖社區的盛澤鎮黨政和人大辦公室副主任蔣晶偉來到馨悅苑小區“換位跑一次”走訪時,住在該小區5幢頂樓的業主沈玨叫住了他。原來,2022年,該小區進行了雨污分流改造,但新換的排水通氣管出了問題,管口正對頂樓窗戶,臭氣總是沖到屋子裡來。

  “我回去后馬上協調處理這個問題。”蔣晶偉要了沈玨的聯系方式。然而,沈玨等了十來天,一點消息也沒有。“看來這些干部就是來看看而已,怎麼可能大費周章去處理這樣的陳年舊事?”沈玨和鄰居們聊起來。

  其實,蔣晶偉當天回到鎮上就向相關部門認領了這個“項目”,要一接到底。第二天,他又對接鎮建管辦進行會商,找到了問題所在——當初施工方沒有嚴格按標准來。

  可該項目完工好幾年了,要找當時的施工方,還得和他們協商整改,要花不少時間。蔣晶偉作為領辦人,每隔兩三天就會對接職能部門,問問進展。事情有了結果:因為該小區的整體雨污分流項目還在驗收期內,鎮建管辦根據相關工程驗收條例,給施工單位下發了整改通知單,並責令其返工改造。

  不到半個月時間,登高作業車就開進了小區,工作人員逐一對排水通氣管進行加高作業,整個小區的整改工程很快完工,費用由此前的施工方負擔。

  開了窗戶聞不到臭味了,沈玨很滿意。幾個月以來,盛澤鎮干部到農村、進社區,在田間地頭、街頭巷尾“換位跑一次”,找問題、解難題。截至目前,盛澤鎮累計下沉干部9000余人次。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9日 10 版)

(責編:王瀟瀟、彭曉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