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我國“十四五”時期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成就

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凝聚各方智慧力量(權威發布·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本報記者 劉博通

2025年08月19日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8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馬利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廳研究室主任宋銳,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胡衡廬,國家民委副主任段毅君介紹“十四五”時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有關情況。

  發揮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作用

  統一戰線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強大法寶,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的重要方面。馬利懷介紹:“我們發揮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作用,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系,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包容差異,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凝聚了廣泛智慧和力量。”

  5年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圍繞“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等10個主題開展重點考察調研,通過調研協商座談會、“直通車”等形式提出意見建議400余件,為中共中央、國務院科學決策、精准施策提供有力參考。

  在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上,截至2024年底,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人士圍繞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報送意見建議近30份,向地方黨委和政府反饋意見建議近2000條。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長江經濟帶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十四五”時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021年3月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35件、修改法律62件次,通過有關決定、決議34件,進一步健全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維護國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度。”宋銳介紹,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檢查21部法律實施情況,聽取審議“一府一委兩院”88個工作報告,開展7次專題詢問和33項專題調研,推動解決就業、社保、教育、醫療、托育、養老、生態環保等方面的民生關切問題。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不斷健全完善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工作機制,夯實人大工作的民意基礎。宋銳介紹:“2021年3月以來,共有12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會征求意見,收到40多萬人次提出的119萬條意見建議,其中很多意見建議得到了研究吸納,體現在有關立法中。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設立了54個基層立法聯系點,發揮立法聽取民意‘直通車’作用。”

  圍繞大局加強財政經濟工作監督,突出重點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確保重大改革和決策於法有據、順利實施……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國之大者”和民生關切,依法行使職權,推動“十四五”規劃落實落地。

  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就在身邊

  胡衡廬介紹,“十四五”期間,全國政協共舉辦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會等各類協商活動279場次,開展視察考察調研活動413項,提案立案25043件,一大批建言成果轉化為政策舉措。

  堅持協商於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等共召開10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圍繞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召開10次專題協商會,圍繞優化區域教育醫療資源配置等召開57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和16次遠程協商會。同時,經常性地開展提案辦理協商、界別協商、對口協商、專家協商等,以高質量協商助推高質量發展。

  持續開展民主監督助推決策落實。自2021年起,全國政協圍繞“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任務,全國政協10個專門委員會分別聚焦一個主題,連續5年選擇不同側重點持續開展民主監督。

  全國政協還積極面向委員和界別群眾做好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創新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舉行委員科學講堂13場、科普萬裡行84場、文史講堂6場﹔截至2024年底,組織開展委員企業進校園促就業、捐資助學、扶殘助弱、技術培訓、普法宣傳、項目幫扶等活動8981項,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就在身邊。”胡衡廬介紹。

  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十四五”以來,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取得新進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了新成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呈現了新氣象,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邁上了新台階。

  積極推動制定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法,積極推進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立法法等11部相關法律,積極穩慎地調整和完善民族工作的有關政策法規……相關政策法規領域工作多方面推進。

  “5年來,我們按照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要求,堅持統一和自治相結合、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進一步推動各地各部門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取得了顯著成效。”段毅君介紹。

  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發展。各族人民民主參與的形式和渠道不斷得到豐富。比如,截至2024年底,西藏共創建了790個“人大代表之家”,所有村(社區)都設有人大代表聯絡站、人大代表聯系群眾活動室,為人民群眾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了有效平台。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為以中華民族大團結促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應有的貢獻。”段毅君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9日 04 版)

(責編:彭曉玲、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