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
分享

雲南怒江州:抓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

滇怒民

2021年08月04日08:07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原標題:雲南怒江州:抓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

今年以來,按照“一項活動”“四大工程”“五大行動”部署,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採取“五抓”舉措,全方位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

抓實教育。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干部教育、社會教育全過程,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宣傳、黨史學習教育等,進一步強化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校教育全覆蓋﹔實施普及普通話質量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普及普通話社區”創建工作等,大力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成立怒江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中心、怒江州傈僳族文化研究院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積極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

抓實發展。投入8000余萬元建設一批現代化邊境小康試點村,為沿邊行政村全覆蓋建設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先行先試﹔完成79個沿邊行政村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項目編制工作,並下達前期資金,按計劃開展2021年“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引領工程,著力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示范社區。

抓實引導。在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示范鄉(鎮)、示范村等地懸挂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標識﹔開展2022年少數民族優秀文化保護傳承項目和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項目申報工作,積極籌備參加雲南省第十二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錦標賽、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等文化交流活動,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

抓實“三交”。在全州范圍內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十進”活動,同時與昆明、普洱、德宏、怒江、臨滄建立五州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聯盟,與大理州簽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跨區域聯動協作協議,為流動人口提供更多便民服務,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推動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建立互嵌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

抓實法治。梳理評估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形成修改修訂計劃和建議。結合“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學習月等活動,抓實民族宗教領域法治宣傳教育。持續推進宗教中國化進程,打造怒江州基督教兩會中心教堂主恩堂等第一批6個宗教活動場所中國化示范點。配齊297名村(社區)宗教干事,明確宗教干事工作職責,建立健全基層宗教工作網絡。

(責編:王雨萱(實習生)、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