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
分享

“老西藏精神”:扎根雪域高原的紅色傳統

2021年07月19日13:54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原標題:“老西藏精神”:扎根雪域高原的紅色傳統

上世紀50年代,進藏解放軍修筑川藏公路。

“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有力助推西藏教育事業發展。

李素芝(左)常年深入西藏農牧區巡診,深受群眾歡迎。 新華社發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舍棄常人所擁有的、放棄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艱苦奮斗。廣大黨員、干部要發揚優良傳統,不斷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堅決把五星紅旗插上喜馬拉雅山,讓幸福的花朵開遍全西藏。”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了和平解放西藏發出的鏗鏘誓言。1950年3月,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為主力的進藏部隊徒步在高原行軍3000公裡,翻雪山、蹚冰河、宿草地,歷時一年零九個月,最終勝利進藏。

十八軍將士以及老一代進藏工作過的駐藏部隊官兵、援藏干部,被稱為“老西藏”。他們與西藏各族群眾一道,在和平解放西藏、建設社會主義新西藏的偉大歷程中,艱苦創業、英勇斗爭、攻堅克難,逐步錘煉形成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代代相傳,在西藏的繁榮發展穩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為西藏各族人民無比珍視的寶貴精神財富。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西藏經濟發展落后、生活條件艱苦。十八軍進駐西藏后,全軍官兵積極響應軍委“向荒野進軍、向土地要糧、向沙灘要菜”的號召,立足高原、艱苦奮斗,在拉薩河畔的荊棘林中、沙石灘上開荒種地,取得農作物的豐收。

西藏是我國國防前哨,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西藏邊防一線自然條件艱苦、山高路險、氣候無常。老一輩駐藏部隊官兵將“老西藏精神”內化為捍衛邊疆、鞏固國防的銳利武器,勇挑重擔、不辱使命。6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戍邊將士用生命詮釋了“決不把領土守小了,決不把主權守丟了”的誓言,守護著西藏人民,保衛了邊疆安寧。

為了讓西藏各族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老西藏”們深入農村、牧區,廣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民族政策,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他們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難,帶領各族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西藏,開創了西藏歷史上200多個“第一”:建成西藏第一條公路、第一個機場、第一座電站、第一座橋梁、第一個郵局、第一家醫院、第一所小學……西藏的歷史,由此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老西藏”作為一個英雄的群體,在西藏各族人民心中樹立起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輝形象,贏得了老百姓的衷心擁護和愛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西藏”成為各族人民共同的心聲。

當年,很多“老西藏”把家安在了雪域高原。他們的后代,繼承父輩的理想信念,無怨無悔地建設著雪域家園。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一批批共產黨員和優秀人才從祖國的大江南北奔赴西藏,他們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不斷傳承、豐富和發展著“老西藏精神”,讓這一精神在雪域高原熠熠生輝。

孔繁森,1979年作為援藏干部從山東聊城來到西藏日喀則。他在擔任崗巴縣委副書記的3年時間裡,跑遍了全縣的農村、牧區,與藏族群眾結下了深厚友誼。1988年,山東再次選派進藏干部,孔繁森第二次赴藏工作。他擔任拉薩市副市長的前4個月,就跑遍了全市8個縣區所有的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村辦小學﹔為解決尼木縣續邁鄉等3個鄉群眾易患大骨節病的問題,他多次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頂水源處採集水樣……1994年,他因車禍不幸殉職,但他的為民情懷和感人故事仍在雪域高原、在祖國大地廣為傳頌。

李素芝,1976年從軍醫大學畢業后,放棄在上海工作的機會,自願奔赴西藏。40多年來,李素芝傾盡全力攻克高原病這個世界性難題,在“生命禁區”屢創醫學奇跡。他跑遍了西藏大部分鄉鎮,為群眾免費巡診, 被群眾們親切地稱為“門巴將軍”(門巴,藏語意為醫生)。

……

孔繁森、李素芝是弘揚“老西藏精神”的杰出代表。在他們的感召和激勵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也以熱血赴使命,使“老西藏精神”不斷煥發出新的光輝。

1994年召開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作出了對口援藏的重大決策,制定了“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援藏工作辦法,形成了中央有關部委、省(市)對口支援及干部援藏工作的新機制,開創了全國支援西藏的新局面。20多年來,數以萬計的黨政干部、醫生、教師、軍人、科技和文化工作者奔赴西藏,發揚“老西藏精神”,為西藏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貢獻著力量,推動“世界屋脊”與全國一道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創造了一個個令世界矚目的人間奇跡。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要發揚‘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發揚優良傳統,發揚“老西藏精神”,鼓勵著西藏廣大干部群眾不忘紅色傳統、永葆革命本色,為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而不懈奮斗。

(執筆:閆若之)

(責編:張靚怡(實習生)、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