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高層動態
分享

劉奇葆:在“十月革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

(2017年9月26日)

2017年09月27日07: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各位專家、同志們:

  今年是偉大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100周年,十月革命是世界歷史上劃時代的重大事件。列寧說過:“這個偉大的日子離開我們愈遠,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意義就愈明顯,我們對自己工作的整個實際經驗也就思考得愈深刻。”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研討會,就是要深刻認識十月革命的偉大意義和深遠影響,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剛才,我們舉行了《列寧全集》第二版增訂版首發式。在十月革命100周年前夕出版最新版的《列寧全集》,是對十月革命的隆重禮敬。這套全集為深刻理解把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提供了權威詳實的文本依據,也是指導我們研究認識十月革命最可靠的文獻。圍繞這次研討會的主題,幾位同志作了很好的發言,有史實有觀點,研究深入,思想深刻,聽了很受啟發。借此機會,我也談幾點認識,同大家交流。

  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再從科學學說變為制度現實,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歷程。馬克思恩格斯創立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並把社會主義思想置於這兩大理論基石之上,從而使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為人類最終走向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科學社會主義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為建立社會主義新社會而不懈探索。巴黎公社是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即真正由人民當家作主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十月革命則是一個國家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第一次成功實踐。列寧在紀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時深刻指出,“這第一次勝利還不是最終的勝利”,但“我們已經開始了這一事業。至於哪一個國家的無產者在什麼時候、在什麼期間把這一事業進行到底,這個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堅冰已經打破,航路已經開通,道路已經指明。”十月革命深刻改變了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像一座燈塔一樣影響和鼓舞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進入了波瀾壯闊的嶄新時代。

  十月革命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飛躍。列寧深刻洞悉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了列寧主義,創造性地提出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等一系列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為帝國主義時代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在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俄國人民將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通過武裝斗爭,打碎舊的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取得了震撼世界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的蘇維埃制度。正如列寧所說,“蘇維埃制度就是由一種革命發展為另一種革命的明証或表現之一”。蘇維埃俄國頒布憲法性文件,初步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制度,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使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活生生的現實社會制度。此后,蘇聯共產黨領導人民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制度的強大優勢,開啟了世界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新的現代化模式。蘇聯的現代化觸及各個方面,包括工業、農業、教育、科學、社會和日常生活,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內,改變了幾個世紀以來俄國貧窮、飢荒的落后面貌,通過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把一個“小農國家”建設成為世界工業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社會主義蘇聯依靠強大綜合國力,和同盟國一道共同戰勝了德意日法西斯,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和人類和平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十月革命劃時代的歷史功績,蘇聯社會主義制度曾經取得的重大成就,並不因蘇聯解體而被抹殺。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沒有能夠堅持下來,原因固然有很多,包括保守僵化等,但背離馬克思列寧主義、背離十月革命開辟的社會主義道路則是根本原因。

  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人類自原始社會以來,社會形態的演變、社會制度的更替,都是一個剝削社會代替另一個剝削社會,一個新的佔統治地位的剝削階級代替另一個原本佔統治地位的剝削階級。十月革命從根本上推翻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制度,推翻了剝削階級統治,開始進入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社會,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制度,人民民主真正成為現實。從此以后,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嶄新的社會形態和社會制度登上歷史舞台,引領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社會主義成為許多國家贏得民族獨立、解放和發展的重要選擇,一些國家先后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世界上近三分之一人口一度生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社會主義力量大大增強,打破了資本主義的一統天下,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中堅力量。十月革命的勝利,特別是列寧關於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的思想,極大推動了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欺凌壓迫的國家人民的覺醒,促進了民族解放力量的崛起,有力推動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加速了世界范圍內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整體瓦解,深刻改變了國際力量對比和世界格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彰顯的優越性,也迫使許多資本主義國家不斷調整統治策略,利用社會主義制度的一些舉措來修補自身弊端,緩和資本主義制度日趨尖銳的基本矛盾。

  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遭受深重苦難,無數仁人志士為尋求救國救民真理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