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外媒參考

華媒:習近平出訪向國際社會傳遞執政理念

2013年04月02日10:32   來源:中國僑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3月29日中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乘專機抵達布拉柴維爾,開始對剛果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建交49年來中國國家元首的首次到訪,在當地刮起熱烈的“中國風”。從機場到下榻飯店數公裡道路上,熱情奔放的當地民眾載歌載舞,夾道歡迎中國客人。圖為當地兒童跳起民族舞蹈歡迎習近平。中新社發 張朔 攝

西班牙《僑聲報》近日刊文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履新之始的出訪,向國際社會傳遞了中國新一屆政府的執政理念以及與國際關系發展的政治風向標。此次出訪也充分展示了中國的國家魅力、外交及親民形象,在國際社會中產生了影響深遠。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兩會”結束后,新當選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攜夫人彭麗媛前往俄羅斯、坦桑尼亞、南非、剛果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了在南非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

此次出訪,引發了國際社會熱議。本報認為,習近平主席履新之始的出訪,向國際社會傳遞了中國新一屆政府的執政理念以及與國際關系發展的政治風向標。

一、進一步鞏固與俄羅斯鄰邦戰略伙伴關系。

德國新聞電視台24日報道說,“當歐盟正忙於挽救一個破產的很小的地中海島國時,中國和俄羅斯卻在商議世界政治”。習近平出訪第一站選擇俄羅斯,有其戰略意義上的考慮。

俄羅斯作為與中國有著特殊歷史淵源的老鄰邦,其對中國政治、軍事以及在國際關系中的戰略意義顯而易見,穩定兩國關系,拓展兩國政治、軍事等領域的互信與合作空間,不僅關系到未來兩國在國際事務中各自發揮的職能與作用,聯手應對多變的世界關系變局,同時也關系到本屆政府在處理亞太地區爭端等問題時能否作出正確判斷與抉擇。

從中俄兩國簽署的多份協議中,我們不難看出,習近平此次訪俄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俄羅斯《紅星報》在題為“兩個強國的對話”的報道中稱,“未來兩國期待在許多戰略方向上合作取得突破,包括航天、飛機制造和軍事技術合作”。這些都表明中俄兩國關系上升到一個新水平。

二、進一步構建與非洲國家多領域合作框架。

“誰有道德權利來質疑中國人民對非洲人民無私的奉獻?誰有道德權利質疑中國人民對非洲人民真誠的愛?誰有道德權利質疑中國人民在非洲人民最需要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