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整體來說要把握一個總基調,就是在結合上做文章、在創新上下功夫、在落實上見成效。具體而言,要做好五個方面:一是深入學習,二是搞好結合,三是強化措施,四是突出創新,五是注重實效。”日前,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張志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張志軍說,做好結合這篇大文章,重點在於聯系我省省情和人社事業面臨的新形勢,用十八大的指導思想推動我省人社工作。省十次黨代會規劃了我省未來5年的宏偉藍圖,提出的“兩翻番”、“雙倍增”、“七躍升”的奮斗目標,也是對全省人社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落實好十八大精神,落實好省十次黨代會精神,促進我省人社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人社部門將在近期召開創新研討會,不斷提高人社工作的創新力度。
今年初,省政府確定了十二方面民生實事,涉及人社領域的積極擴大就業、努力增加居民工資性收入、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三方面的民生實事目標均已超額完成。截至11月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達到58.6萬人,完成年計劃的106%﹔免費就業培訓86萬人,完成年計劃的107%。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已達到377萬人,完成年計劃的102%﹔累計建設農民工返鄉創業基地135個,3萬多名返鄉農民工成功創業,帶動就業23萬多人。公益性崗位數量達到12.33萬個,已成為就業援助的主渠道。全省共建立大學生創業園58個,吸引2700余名大學生成功創業,直接帶動7000多人就業。通過調整最低工資標准、發布工資指導線等措施,提高企業勞動者工資收入。調整后,全省最低工資標准比去年平均增長16%,其中長春、吉林兩市最低工資標准達到了1150元。實現了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城鄉全覆蓋。連續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3年累計多增長了12.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准也由人均200元提高到240元,職工、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到了當地社平工資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且均不低於6萬元。建立了城鎮居民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制度,最高支付限額10萬元,平均報銷比例不低於80%。各項社會保險覆蓋總人次也達到了3474萬,覆蓋面創歷史最高值。
在談到今后一個時期我省人社工作思路時,張志軍說,全省人社系統將認真貫徹十八大和省十次黨代會精神,把握“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圍繞“六個重點”開展工作,即:以政策落實為重點,積極促進高質量創業就業﹔以完善制度為重點,不斷健全保障體系﹔以改革創新為重點,繼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以優化環境為重點,著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以強化基層為重點,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以提高服務能力為重點,全力推進黨的建設、機關建設和隊伍建設,做到思路創新、措施創新,為讓城鄉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作出新貢獻。
明年我省的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都比較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做好就業創業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