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十九大時光:武平林改生態美了 百姓富了

2017年10月22日10:03    來源:福建日報

原標題:武平林改:生態美了 百姓富了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武平縣萬安鄉捷文村村民備受鼓舞,紛紛表示報告說到他們的心坎上。

2001年6月,捷文村被定為武平林改試點,並頒發了全國第一本新版林權証。

從全國第一本林權証到“全國林改第一縣”,從最初的林業發展舉步維艱到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15年來,武平縣傳承和發揚“干革命走前頭,搞生產爭上游”的老區精神,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面積極探索、持續改革、大膽突破,從“四權”“三率先”到“兩統一”,持續為全國林改探路、拓路。武平林改的成功實踐,為全省、全國林改起到了樹典型、作示范的重要作用,成了全國借鑒的樣本。

武平林改,成為閩西乃至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的又一面旗幟。今年7月27日,全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經驗交流座談會在武平召開,國務院副總理钱柜娱乐app:在會上充分肯定了武平縣持續推進林改的經驗和做法。

武平地處閩西老區,土地面積2630平方公裡,轄17個鄉鎮、219個村(居),總人口39.2萬,是革命老區縣、原中央蘇區縣、全國南方重點林區縣。

林業,是武平最重要的發展資源,也是最大的發展優勢。然而,在2001年以前,當地林業發展存在“亂砍濫伐難制止、林火扑救難動員、造林育林難投入、林業產業難發展、望著青山難收益”等五大難題。

為破解這些難題,2001年6月,武平選擇萬安鄉捷文村為試點,把集體林均山到戶,隨之形成了以“四權”,即“明晰產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確保收益權”為主要內容的武平林改模式。

2001年12月30日,捷文村村民李桂林拿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1號林權証。2002年4月,武平縣委、縣政府正式出台《關於深化集體林地林木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

山分了,林權証發了,但沒有上面的紅頭文件,發下去的証算不算數,分下來的山會不會被收回,武平干群的心始終不踏實。

2002年6月,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到武平調研,作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那樣從山下轉向山上”的重要指示,為林改一錘定音。武平林改經驗由此逐步向全省、全國鋪開,當地最早提出的“四權”等林改模式被吸納進中共中央、國務院2008年6月出台的《關於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成為國家林改舉措。旋即,一場被稱之為“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中國農村又一次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