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十九大時光·一線見聞】

“‘健康中國’建設,看得見摸得著”

2017年10月17日15:45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十九大時光·一線見聞】“‘健康中國’建設,看得見摸得著”

  10月15日是個周日,早上7點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院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宋盛晗就來到了醫院。前一天,他剛為一位社區轉診的病人做完微創介入手術溶栓治療。除了查看這位病人,宋醫生今天還有許多其他的工作。公休日工作是這位有著18年黨齡的醫生的常態。

  雖然太陽還沒露出臉,但是朝陽醫院已是人來人往。醫院門診大樓前挂著“堅定信心,奮發進取,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橫幅,提示著距離十九大召開還有3天。

  跟隨著宋醫生的腳步,《工人日報》記者在血管外科的病床上見到了昨天剛做完手術的病人高女士。

  “11號查出血栓,當天就轉診到了朝陽醫院。轉診是社區醫院聯系的,無論是社區醫院還是朝陽醫院的醫生,都很負責,我很滿意。”高女士今年7月不慎摔傷導致髕骨骨折,在朝陽醫院做完手術后,轉往北京朝陽區八裡庄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期間出現右下肢腫脹不適。在社區醫院做完檢查,請朝陽醫院的醫生會診,診斷為骼股靜脈血栓,高女士被轉診到朝陽醫院治療。

  八裡庄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朝陽醫院醫療聯盟成員。早在2012年,作為北京市推進分級診療模式首個試點,朝陽醫院醫療聯盟成立,包括朝陽醫院在內的11家三級、二級和社區醫院實現雙向轉診,聯盟內的社區醫院患者,可以享受大醫院優先進行核磁共振、CT檢查等,並在家門口享受大醫院遠程會診。朝陽醫院作為聯盟內唯一的三甲大醫院,建立患者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危重症轉至朝陽醫院,慢病管理和康復期患者轉至二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延續治療和康復。

  “轉診很順利,社區醫院聯系了朝陽醫院的醫生會診,確定轉診后,他們將我送到朝陽醫院,出院手續也是社區醫院醫生幫忙辦理,把醫保卡送過來的。”高女士說。

  “醫院通知了我們科室的張望德主任,然后安排我接診、做手術。從同意轉診到進院,也就兩個小時左右。”宋盛晗說,“我們血管外科7名醫生,去年做了1200多台手術。分級診療的推行,對病人和醫院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一般的病人在基層醫院就可以治療,重病人轉往大醫院,既合理分配了醫療資源,也提高了病人的就診質量。”

  據了解,自醫療聯盟建立以來,截至今年9月中旬,朝陽醫院醫療聯盟實現下轉住院患者1萬多人,上轉住院患者1000多人,為社區患者做大型化驗千余項,CT、核磁檢查200多次。每年有29位副高職稱以上醫師每周到聯盟成員單位出診一次,每年出診3000余次,診療患者8.5萬余人。

  今年8月底,北京朝陽醫院又成立了遠程影像診斷中心,並為朝陽區7個社區服務中心出具放射診斷報告。該中心每天可為社區醫院出具放射診斷報告120例~150例,患者半個小時就能拿到診斷報告。<